德信天下娱乐平台-平台首页!伴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,家门口冒出的一个个“口袋公园”让居民们惊喜连连。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不经意间就能遇见别致精巧的“口袋公园”。逛街累了,可以走进街边的“口袋公园”驻足休憩;散步休闲,再也不用绕远;周末约上伙伴,一场篮球酣战说比就比……
城市里的“口袋公园”让市民心中的“诗和远方”瞬间就可以到达,也是城市精致内涵最生动的诠释。“口袋公园”除了观赏游憩还能如何利用?怎样才能不断丰富城市公园功能,满足市民的美好生活需求?
蓝青色的健身步道、仿古风格的若兰亭、错落有致的廊架……走进金城桥南匝道口袋公园,眼前的景色赏心悦目,园路两旁有卵石树池、玻璃钢坐凳,穿插栽种海棠、蔷薇、桃花等景观植物,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。家住五星家园的姚惠丽带领舞蹈队的姐妹们在这里跳舞,一旁的亭子里,几个刚刚锻炼结束的阿姨正在聊天。这个“口袋公园”很袖珍,面积仅960平方米,通过改造,空间格局被打开,内部廊架、汀步、坐凳、小品、花卉植物等设施一应俱全,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闹中取静的游憩小微空间。
昨天一大早,来靖海公园散步、观景、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。“这里风景很好,我每天都要到小公园里走上几圈!”家住上马墩的居民王恒铭说,周边小区多,以往没有休闲活动的地方,现在有了这个小公园,可以随时出来散步看景,非常舒心。绿化部门通过更新园路硬质景观,增加无障碍设施,梳理植被层次,优化沿街景观界面,提升场地的功能性和利用率,打造出精致有内涵的小公园。如今,这里成为附近居民的“歇脚地”,城市快慢生活在此区分开来,邻里相融的旧时光也回来了。
位于锡山区春笋中路以南的趣园,绿草茵茵、水系蜿蜒,成为小有名气的“网红”打卡地。这座“新晋”公园的前身是一片闲置绿地,绿化部门以“诗画之雅,山水之趣”为设计理念,打造“一河”两岸、宜静宜动的绿地景观,以木兰科植物为特色,构建“居游共享型”的休闲绿楔。同样,经绿化部门精雕细琢,锡山区钱长路以西,云林苑内部约1万平米空间化身为“口袋公园”,这里聚焦于禾本科特色植物风貌,使文化与植物主题相结合,成为附近居民每日“打卡”的社区共享交流花园,让眼见变美的城市也有了更多的温暖。
“口袋公园”,顾名思义,就是像口袋一样小巧精致的公园,它们与绿地结合,散落在城市零星的小角落里。近年来,城区建设越来越密集,能单一用作绿化的土地更少了,在城区建设大型公园的难度较大,“口袋公园”成为释放“绿色福利”的另一途径。随着金城桥南匝道口袋公园、靖海公园、趣园等一批精品特色“口袋公园”建成,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公园绿地成为市民散步的好去处。这些随处可见的“歇脚处”美化了新城,“串珠成链”形成一片微生态景观网络,让市民转角就能遇见美。
不过,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比如,有的“口袋公园”的坐凳、园路、环卫设施不齐全。“口袋公园”除了具备观赏性外,还有着休闲健身、文化传递等附加功能,让人“走得进、转得起、坐得下”,但一些“口袋公园”功能性不足,尤其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健身设施跟不上。
另外,“口袋公园”还存在景观单一、缺乏文化属性与特色的问题。业内人士表示,公园绿地建设由各个板块承担,有的还下放到街道社区,在全市层面上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建设理念,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公园绿地单一化。近年来,无锡的绿化专家前往杭州、南京、上海、昆山等城市“取经”,感受到无锡公园绿地的建设水平和这些城市有差距。
如何让“口袋公园”丰富城市公园功能?市市政和园林局正以“公园+”的方式开拓公园功能边际,探索城市公园功能的多种可能。目前,已开拓了“公园+运动健身”“公园+教育”“公园+花事园事活动”“公园+海绵技术”等模式,比如长江北路沿线个街头小游园,它们前身是街头闲置绿地和边角地带。新吴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在道路改造中设置了24个小游园,以24节气文化串联城市零星开放空间,分别融入健身器材、休闲廊架、运动场地、停车等相关功能,方寸之地营造缤纷画境,观景之余科普传统文化。
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生态体验与休闲需求,今年无锡将启动“公园城市”建设。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绿化处负责人王文姬表示,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公园600多个,其中“口袋公园”近500个。今年市区计划新增绿地150公顷,推进100个公园游园的建设,数量为历年之最,同时推进绿地布局均衡化,以及公园城市示范区、公园社区、公园园区建设,到2025年全市各类公园将达到800个。
如何让“口袋公园”建设改造更有章法?王文姬介绍,今年无锡制定了首个城市绿化相关规范标准,这份标准中明确规定,“口袋公园”是具有景观赏识、游憩服务、文化展示等功能,彰显城市风貌特色的小型开放绿地,面积在400-10000平方米,以植物造景为主,配备照明、座椅和活动场地,绿化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70%。
规范标准还提出,新改建的“口袋公园”以城市规划绿地为依据,对用地现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调查评估,减少对原生环境和地形地貌的影响。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特色,与区域周围环境相协调,因地制宜地确定设计主题,突出区域特色,场地应以人为本便于居民使用。这份标准给“口袋公园”提出更高的要求,一改以往大面积种植草坪的做法,提倡因地制宜建设立体绿化,于细微处增添百姓的幸福感。
公园三分建,七分管。“口袋公园”的建设主体以街道、社区或是部分开发商为主,有的不是专业力量,管控能力不足,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问题。例如,一些配备了体育设施的口袋公园,出现设施老旧、坏损现象;锻炼的市民多了,地面垃圾随处可见;一些体育设施选址离住宅区过近,附近居民休息受影响等。
相比道路绿地,公园游园人来人往,若疏于养护,就可能出现设施老旧问题,颜值和功能发挥会大受影响。对此,有市民建议利用“红黑榜”为“口袋公园”的日常管理立标尺。通过“红黑榜”的震慑力和自带的“荣誉感”,激励“受表扬者”好上加好,倒逼“落后者”反省自查,奋力追赶。还有市民认为,“口袋公园”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单靠人工管理确实不便,效率也不高,建议推广设施监管平台,一旦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新换代可通过线上平台跟踪处理。(晚报记者 蔡佳/文、摄)